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iFix」標籤的文章

[ifix] vxGrid、vxData讀取SQL Server數據

圖片
 [前言]最近需要做一個功能要使用到Datagrid的物件,後來看到ifix有現有的元件(讚啦!!),但在台灣的ifix資源實在少得可憐(代理商??有開課程啦,但是本人悟性不高沒學好),後來在對岸看到相關資訊,實作完成後做個紀錄。(可惜這元件功能未達需求,後來改用Net元件替代,文中說明) 參考資料: iFIX历史库数据查询_文档之家 (doczj.com) 使用的是ifix 6.1版本 在插入元件部分可以選擇到vxData和vxGrid兩個元件,先說明這兩個元件必須要搭配使用,vxData負責資料繫結,vxGrid負責數據顯示(這個元件後來沒被選用的原因是無法選取欄位進行排序) 第一步先選取一個vxData元件,並點選右鍵設定屬性 因為目前要連接SQL Server,所以選擇SQL Server 在Database sheet中設定SQL的連線資訊(此資訊和SSMS的登入畫面的資訊一樣建議在ssms先連線成功後再設定此處的值) ssms登入畫面 在Record Source sheet中輸入SQL Command(亦可從vba中下達sql cmd),此SQL Command可以透過ssms自動產生或在調整成自己需要的查詢 在插入一個vxGrid,並設定動畫 選擇Behavior sheet中設定ADORecords,並點選下方Data Source設定 選擇vxData中的ADORecords 並將Data Conversion設定為Object 由於剛剛所有繫結設定都在VxData中設定完成,所以執行後就會直接顯示查詢後的結果 若要取得選取的數值可以參考下列方法,建立一個文字元件,動畫中選擇VxGrid.Text屬性,Data Conversiong設定為Object 完成選取 這個元件大概的功能說明到此,因為功能還是不足所以就不再往下研究下去。 有需要再參考其他資訊可以看下列官方的文件 https://digitalsupport.ge.com/sfc/servlet.shepherd/version/download/0681A000002TI8VQAW

[ifix]建立共用函式或子程式(Create public function or sub process)

圖片
 [前言] 最近和廠商在一個案場中使用ifix做人機介面開發,看到廠商一樣的程式碼到處貼,然後只要邏輯一變動就必須要改一大堆程式,對ifix不熟的我就問他說難道沒有public function可以使用嗎?跟我問他其他的功能問題得到的答案一樣,ifix就是這樣,很難操作,沒有這種功能...等等。然後今天洗完澡後不死心先看了軟體的文件,在實際測試一下,乾~~明明就有!紀錄一下,免得下次我又忘了。 軟體手冊資訊如下: 在vb編輯器中選擇user的專案,並在裡面建立public為首的sub或function 在其他頁面中可以無痛引用 收工...有點簡單就不廢話了

[ifix]嵌入Net元件到頁面上-以Webbrowser為例(embedded Net component in picture - Webbrowser)

圖片
因為專案的關係有時候需要嵌入一些元件來彌補圖控的不足,譬如最近要將燈控系統的畫面嵌入到圖控上(要不然燈控迴路超多,貴鬆鬆的圖控以點計費,真的不划算)。 所以順便研究了一下如何嵌入元件到ifix的畫面上 此篇以ifix 6.1做示範 在選單Insert中選擇Objects/Links => .NET Component 選擇NET Framework>windows Forms>system.windows.forms>WebBrowser 選擇完後畫面會多出一個看不見的物件(因為他的底是白色,只能選的到[有八個邊點],但是看不見東西),請在物件上點選右鍵>Animation,確認物件的名稱(此範例為WebBrowser1) 新增一個矩形當按鈕,然後建立Command 選擇VBA編輯器 在按鈕中的VBA中建立Net Component的動作 將ifix切換成執行模式,點選按鈕,嵌入的物件就會顯示出我們指定的網站 收工~~~

[iFix]建置一個新的專案(Create a new project)

圖片
 [前言]太久沒用,一些基本的功能大概有印象在哪裡設定,但是就連看著youtube的影片還是可以踩到雷,所以還是紀錄一下。 參考影片 [步驟] 1.在windows底下建立一個資料夾(空的)。 2.啟動ifix,並進入SCU(System Configuration Utility)。 3.點進Configure>Paths,設定專案路徑。 4.修改Project欄位為剛剛所建立的空資料夾的路徑,並點選視窗右下方"Change Project"的按鈕,Project欄位下方的全部欄位都會對應到新選擇的專案路徑。 5.除了自動對應專案資料夾路徑外,ifix會偵測到專案資料夾中沒有專案該有的資料夾,並詢問是否要建立預設檔案在新的專案中,點選"Yes" (注意Yes按鈕在右邊) 6.此時,ifix會偵測到專案資料夾中沒有專案該有的資料夾,並詢問是否要建立樣板資料夾,選擇"Create All"按鈕。 7.建立完樣板資料夾後,空的專案資料夾內就會自動產生ifix專案所需的資料夾,設定頁面顯示Alarm Area之訊息,選擇"Proceed"按鈕。  8.完成Path設定後,進入Configure>SCADA設定畫面。 9.設定Database Name的路徑為新建專案資料夾中PDB資料夾的pdb檔,可改pdb檔名稱。(但注意檔名最多8個字元) 10.選擇pdb檔後點選"ok"按鈕。 11.將SCU設定檔另存到專案資料夾中的Local資料夾。 12.另存SCU檔後,跳出訊息顯示是否將此SCU檔做為啟動的設定檔,選擇YES後會自動設定Local Startup的設定。 13.進入Local Startup確認設定。 14.Configuration File已自動設定為剛剛另存的SCU檔。 15.重啟ifix後,即完成設定新建的資料夾。 下列為圖文說明。 1.在windows底下建立一個資料夾(空的) 2.啟動ifix,並進入SCU(System Configuration Utility) 3.點進Configure>Paths,已設定專案路徑 4.修改Project欄位為剛剛所建立的空資料夾的路徑,並點選視窗右下方"Change Project...

[iFix]設定啟動頁面(How to Configure Startup Picture Files in the iFIX Workspace)

圖片
 前言:上一次使用ifix是3.5版的時候,看有沒有十年了,最近剛好有用到,順便回顧一下也記錄一下新的介面設定。就先從最基礎的來吧~~ 參考官方網站 步驟: 1.選擇工具列Home>Setting>User Preferences 2.選擇StartUp Pictures,並於右方選取啟動時要開啟的頁面(可由上方圖示做啟動順序的切換),完成後點選"確定"按鈕 3.設定啟動直接進入執行模式(Run mode),一樣在User Preferences>General,選取"Start Workspace in Run mode",並點選"確認"按鈕確認設定。 4.重啟ifix,系統將自動啟動為執行模式並開啟剛剛設定的頁面。 1.選擇工具列Home>Setting>User Preferences 2.選擇StartUp Pictures,並於右方選取啟動時要開啟的頁面(可由上方圖示做啟動順序的切換),完成後點選"確定"按鈕 3.設定啟動直接進入執行模式(Run mode),一樣在User Preferences>General,選取"Start Workspace in Run mode",並點選"確認"按鈕確認設定。 4.重啟ifix,系統將自動啟動為執行模式並開啟剛剛設定的頁面。 收工